华中投资在线-财经创投理财门户网站

2019美国巴菲特股东大会将召开 巴菲特股东大会历史概览

华尔街见闻时间:2019-04-30 13:58    来源:财富聚焦财经(www.caifujj.com)

后巴菲特时代,你还去参加股东大会吗?

正如陈凯丰博士所说,仅看内容的话,巴菲特和芒格在股东大会上的演讲每年都一样,强调价值投资、护城河、不做自己不懂的事。虽然谈论热门时事每年不尽相同,例如2014年谈欧债危机、2015年谈零利率对保险公司的负面影响、2017年谈美国经济的贫富差距,但这些内容并不是非要到现场才能获取,那么人们为何还愿意一直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呢?

笔者发现,“感受现场的交流气氛”成为中外参加者的共识。

美国某基金经理Robert Hagstrom对新锐媒体Quartz表示,在台下看着巴菲特和芒格走上来说出那句著名的开场白“I’m Warren, he’s Charlie”(我是沃伦,这位是查理)时,就像在家看一场电视转播的音乐会,与到现场在灯光下看到举世闻名的摇滚巨星之差别一样:

很多人每年的奥马哈行程都像遵循着一套一成不变的宗教仪式:在同一个餐厅就餐、入住同一家酒店、与同一群朋友见面,仿佛不管离开了多久,都能重新找回熟悉的旋律。来自威斯康辛州的专业投资手Tom敲了敲脑袋称,每年回到这里,就像嵌入一条熟悉的轨道中,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:“股东大会永远在同一个地方,即便你没有去听,一些东西也会进入潜意识,也许一年后,你在这里听过的东西突然出现在脑海,并解决了你遇到的问题或挑战。”

Farnam Street是一个最近在华尔街热度飙升、被桥水达利欧和Third Point的Daniel Loeb等对冲基金大佬“打Call”的博客,其创始人Shane Parrish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信徒,博客理念是通过严格遵守一些原则来“提升自我”,博客名字正取自伯克希尔的公司地址(Farnam街3555号)。

Parrish从2008年起每年都到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。他承认,自己就算再专注,也不免在大会过程中走神,毕竟不少提问每年都会重复,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也基本可以预测。但他认为,重要的并不是巴菲特和芒格在会上说了什么,而是每年看似一成不变会议传递的理念:

我们所处的世界无时无刻充斥着噪音,到处都有人试图告诉我们学习新的东西、想跟我们灌输一些新的知识,但却缺乏实干精神。奥马哈的存在是一种提醒,点明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。参会之人都属于社会中一个独特的子文化,不管他们职业为何,都有延迟享受、正直和慷慨的共同价值观,也有相同的学习冲动。

在这里每个人都很快乐,你整日被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所环绕。在奥马哈,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味美食、与朋友交谈、与陌生人对话和学习中。这是一种温和的压力,也令整个经历变得非常刺激。我时常想,这些人比我聪明得多,我真的需要阅读更多,我想变成更好的自己。

当听到巴菲特和芒格讲话时,周遭所有不重要的噪音都消失了。参会近10年,面对相似的提问和可预知的回答,我还是没有听够,因为重点恰恰存在于股东大会的形式中:保持不变。

两位老人每年都在谈论相同的一般性普适原则,令我懂得学习去“复合知识”,而不是日日求新。你可以看到巴菲特和芒格如何用普适性原则来适应当今的现实,这些不是一厢情愿的妄想,而是成为一个透视世界的镜头,展示了对世界上正在发生变化事情的深刻和多层次理解,隐含着两人如何与世界合作、而不是与之对抗。

离开奥马哈后,我的世界变得清晰,对重要事物的感觉得到更新。我可以摒弃噪音,作出更好的决定、成为更好的人,对物质问题的焦虑则被搁置。我不是去奥马哈寻求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,而是去参与一种“追求”,去那里加深对工作和生活中重要事物和关键思想的理解。

201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,不论你是第一来、第N次参加,抑或不能到场,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——一个时代要结束了。这不光是因为巴菲特和芒格年事已高,伯克希尔昔日的辉煌也有一种不可再现之感,毕竟在经过黄金年代后,巴老的投资组合很难再以三位数的优势跑赢大盘。

财经媒体Business Insider认为,当前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就像一个奇观、一场狂欢节、一种宗教活动,所提供的平台和其上发生的活动远远超过了会议官方目的。当巴菲特和芒格退出历史舞台后,伯克希尔将继续前行,但这种形式的狂热年会将不复存在:

没有了富有魅力的领导者,尽责的投资者仍会阅读伯克希尔年报,但不会有人排队与Ajit Jain拿着可口可乐的人形纸板合影,当被问及Gregory Abel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时,也不会有人流泪。(注:2018年1月Jain和Abel升任伯克希尔副董事长,其中一人或接替巴菲特成为董事长。)在“后巴菲特时代”,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将继续下去,一些粉丝会离开,一些粉丝依旧被一种精神吸引而来,但更像是一种历史的记忆。

几个世纪后,当历史学家试图拼凑这段时期美国历史的叙事时,将不得不解释这样一种奇观:四十多年里,人们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中西部的一座小城,他们甘愿风雨无阻在没有厕所的户外排几个小时队,只为了听两位老迈的亿万富翁谈谈股票市场、人生或者任何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。这是美国商业或文化史上无法类比的独特现象。

标签:
相关阅读